未解决

如何选择报考学校

悬赏分:0
如何选择报考学校

相关院校: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 热点关注:2021考研辅导班上线 如何自考研究生

提问者:kaoyanrenzb - 2014/02/19 05:30

我来回答

- 回答即可得2分

其他答案(2)

建议你先确定专业,再考虑学校。学校的话,看自己专业,也就是看学校的某个专业的实力而定,另一个因素的学校的综合实力,简单点就是学校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地域因素,看学校的地理位置。

回答者:Anna Little - 2014/02/20 01:10

关于择校的分析:
徘徊在名校与之间普通高校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名校情结。也许是童年的梦想,也许是现实社会的逼迫,也许是光宗耀祖的虚荣,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名牌大学成了众多考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孜孜以求的梦想。
  就在校考研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名牌大学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就业的砝码。盲目选择名牌大学与社会上不良的招聘风气有关,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学生的要求是“非名校不要”。比如某报曾经报道说:“一所大型民营企业在广州举行大型招聘会,招聘职位近400个,招聘人数多达3000人,试用期月薪就在2000元以上,吸引了不少应聘者。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与一般招聘会不同,该招聘企业专设了‘入场资格审核区’,非名牌大学毕业生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这一现象说明,名牌院校的背景无疑可以增加就业的砝码。这是在校大学生向名校冲刺的重要原因。
  2.专业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国内名牌高校的学科建设在专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的整体实力和配套设施都比较完善,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术氛围,研究生容易出学术成果。
  3.名校的环境和氛围。名牌大学的教学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前沿性的讲座比较多,这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树立良好的学术理念。那些名校的坚定粉丝们认为:在好的大学,能学到优秀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专业不好没关系,一来可以进行其他专业知识的弥补学习;二来工作也不一定就是对口的,到了岗位上一切还得重新学。而思维方式和学习理念不一样,可以让人受用一生。
  考生勇于向名校进军,是一个好现象,体现了考生的气魄与胆识。但选择名校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信息的盲区,即选择名牌大学的弊端:
  1.名牌扎堆现象。名牌大学实力雄厚,声名显赫,这吸引了大量考生集中报考,直接导致报名人数多,竞争激烈,风险程度高。一些知名大学分数线水涨船高,录取比率低,导致大批报考者落榜或选择调剂。
  2.名牌大学也有弱势学科。名牌大学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中,一些非传统专业和非强势专业往往是随着学校扩招而新增加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科建设也相对薄弱,这些新开设专业的实力甚至不如某些普通院校。
  3.就业同样面临压力。名牌并非万能通行证。现在一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更重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并不是每个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操作水平,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的学科研究也不一定适用于一般的企业。
  相对于名牌大学白热化的竞争来说,普通高校的境遇则显得有些寒酸。报考普通高校的学生比例相对较低一些,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普通院校成了考研学生心中的“鸡肋”。但近年来,普通高校的地位有所改善,一些普通高校的热门专业也吸引了大量报考者。普通高校热报的现象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并非偶然,它的出现也有多种因素。
  1.就业地理位置的考虑。一些考生的计划比较长远,很早就把目标院校锁定在自己心仪的工作地点。读研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对城市文化和地理位置的熟悉等,在找工作时都可以派上用场。再者,毕业后异地找工作非常吃力,远途往来的不菲费用且不说,临毕业忙于论文答辩、办理离校手续等各种琐碎杂事,时间安排上也非常不便。在就业理想地读研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2.专业选择的考虑。一些普通高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例如,北京语言大学的综合实力比不上北京大学,但其对外汉语专业实力丝毫不逊于北大,是众多有志于在对外汉语领域一展身手的考生追逐的目标。选择普通高校里专业排名靠前的优势学科报考,同样具备专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还可以避开挤车撞车现象。
  3.其他因素。比如报考师兄师姐等熟人就读的学校,可以获得很多便利条件。还有男(女)朋友团聚等其他因素。
  以上是针对名牌大学与普通高校在考研选择中进行的综合分析,各位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衡量。下面对高校的研招分数进行双重“把脉”。

回答者:bingwei_2004 - 2014/02/20 05:10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