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之“地位”全析
查看(1663) 回复(0) |
|
小白杨
|
发表于 2010-12-31 10:43
楼主
上师大的前世:
十年浩劫时期,当时华师大,上师大和其他几所学校合并为一个学校叫做上海师范大学,文革结束之后按照文革之前的制度分家,同时上海两座师范重镇华师大和上师大也提出了明确的分工,华师大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培养华东地区的重点中学师资和高级中学的校长,上师大则负责培养上海地区中学的师资和中小学校长;80年代初,师范大学在全国有着特殊地位,主要是80年代是共和国以来文风最开化的时期,当时思想和言论很自由,加上当时大学没有扩招,能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是佼佼者,师范大学的特点又是文科突出,所以虽然当时教师是一个“垃圾职业”,没有人肯去做老师,但是不可否认,80年代培养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教师,这批人也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骨干力量,无论是水平还是师德都是非常出色的。而对于上师大来说,作为地方高校,与华师大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无论师资,资金,学生水平,科研能力等等都无法比拟,但是却有一个特殊优势,就是依靠这批80年代的学生,“霸占”了7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岗位和校长职位,特别注意,这里的中学不是指小学和初中,而是也包括高中的;更重要的是这批人中还有一部分“垄断”了上海市和区县的教委,可以这样讲,上海的教育界基本上就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家天下,这也是上海师范大学今天最大的本钱。 有本钱就总归会做亏本生意,80年代上海高校发展还是非常缓慢的,但是有一点保留下来,就是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4大名校遥遥领先,直到今天,这一点仍然没有改变,4所上海地区的985高校;但是四大名校之后的格局确一直在发生变化,80年代重文轻商,除了几个老资格的高校,比如上外,华东化工(今天的华东理工)中国纺大(今天的东华)之外,包括今天著名的上海财大,就业率和分数线超级高的上海外贸,上海唯一的地方211高校上海大学都是上海不入流的大学;相比之下,却有几所高校一直在上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上海铁道大学(并入了同济大学,铁道大学的医学院之著名),上海师范大学(80年代就拥有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上海机械(现在的上海理工)上海水产(现在的上海海洋)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学;不过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上师大在上海高校格局中却变得婆婆不疼,姥姥不爱,不三不四,尴尬到极点; 上师大的今生: 90年代开始,高校大改革,过去的部属院校大多数都划归地方管理,比如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这两所国内第一流的艺术院校失去了和中央艺术院校平起平坐的地位,划归上海市政府管理;其实中央的意思很明确,表面上意思是给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其实是把高校这个沉重的包袱抛给了地方政府,而上海的情况却又是特别尴尬,北京高校怎么说都可以沾点中央的名号,别的省份高校本来就少影响不大,而像上海,江苏这样子的高校大省确等于多了那么多要急于输血的“重号病人”;中国高校最讲究的就是等级,部属院校是嫡子,省立院校是庶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更何况现在多出来那么多皇后生的嫡子,上师大这样子的庶子谁还有这个精力去管你呢?自生自灭吧; 更为尴尬的是过去作为上海市政府头号扶植对象的上师大,一身的宠爱却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大学抢去了,这个事情发生在1994年,并且这个悲剧延续到今天,上海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其他一批乱七八糟的学校合并成立了新的上海大学,并且作为上海地方高校进入了211工程行列,上海师范大学正式宣布被打入了冷宫;在上海人心目中,上海大学是永远的垃圾大学,瘪三大学,许多人死都不愿意去上海大学,这种情况直到2002年以后才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当然不可否认,上海大学如今的实力,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上师大之上,并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而随着而来的是上师大地位的越来越尴尬; 既然上海大学每年在上海第一批本科生招生5000多个人,也就是说上海大学承担起了上海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任之后,上海师范大学的档次也就必须在上海大学之后停留在二本大学行列,哪怕上师大的部分学科过去如何如何的出色,这都是你无法改变的现实;除了上海大学之外,还有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在背后放暗箭,这种尴尬可想而知了; 好了,到这里我们都在说上师大今日之衰败乃外部之故,其实非也,我前面讲过的,市教委中有一批上师大的人,那么多年来对于上师大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上师大却莫名其妙地走了许多弯路; 师范特色没有了,朝着应用型综合性“垃圾型”方向发展;大面积地扩招,许多专业莫名其妙,还办了许多中外合作,口碑又差,校风日下,客观地说上师大在过去几年的“腐化”几乎把上师大所有的优势全部败光了,文科优势几乎没有了,被复旦华师大抛在后面,还要和上海大学文科去比;理工科就不谈了;师范特色几乎差点就没有了,那么既然你是要为上海高等教育普及化做出牺牲,那么你的就业率很高那也就算了,结果不仅学生竞争能力远不如一流大学,和二本大学比自身的优势也没有了,外贸,金融,立信特殊的就业优势,上海理工,海洋,海事,工技大,应技大这些纯理工科院校的特色,都是你没有办法比拟的,什么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官话连篇,就业率却一路下滑,用人单位听到上师大的名字就直摇头;教师岗位也随着市场的饱和越来越困难,高中的位子几乎被华师大垄断,重点中学基本上进不去,现在只能成为教小学生,要么去郊区,最后形容下“惨不忍睹” 上师大的明日: 有一个俗语: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记得以前有一个经济名词叫做休克疗法,可能对于上师大来说也只能这样子还可以去除一身的毒;过去去上师大官方网站总是说上师大是一所文科见长,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的大学;现在再去看,他改成了文科见长并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这样一改,其实就是告诉别人过去的发展道路是走了一个弯路,文科见长的意思就是说文科要全国一流,教师教育特色意思就是不能把上师大几十年来在上海教育界积累的财富就这样子败光了,文理协调就是要从理工科中找出自己的特色,把一批有特色的学科发展出来能够立足,综合性就是说上师大依旧要培养大批的本科生,满足上海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这也是地方高校的宿命;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觉得目前的这个思路还是对头的,上师大是研究教学型高校,不是像外贸,立信,工技大这样子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研究和教学并重才是上师大的真正出路; 上师大的希望: 讲了那么多,可能许多想考上师大的同学可能有些失望了,其实也非然,为何?如今中国高校,不都是一个样子吗?到哪里都一样的,这句话也只能说说对了一半,说错了一半;对是因为今天中国上至北大清华,下至末流高校,最根本的缺失是大学精神的缺乏,大学的目标从过去培养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具有思想的人变成了一个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职业培训所,这是中国高校最失败的地方;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商品,经过了大学这个职业培训所的加工和充电,然后进入了职业介绍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此时不是一个人,而只不过是一个供用人单位挑选的商品罢了;我只能说今天只是放眼上海来说,我说上师大是上海最有希望的大学之一,因为上师大是上海除了复旦华师大之外,还仍然有点人文气息的大学,你能在这个大学里面感觉到,还是有人在做学问的,还是有人想做点研究的,还是有点氛围的,红红的苏联老房子,绿绿的梧桐树,最后我还是要给大家一点鼓励,只要你肯好好学,上师大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因为任何时代和环境都无法埋没真正的人才; zz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