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查看(1244) 回复(0)
smallbs
  • 积分:157
  • 注册于:2010-08-11
发表于 2010-09-14 21:07
楼主
1 “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
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
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
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心理学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
等等,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对于《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
自1887 年至2000 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 800 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 856 篇,而提
及欢乐(joy)的仅有851 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 958 篇。搜索结果中关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文
章比率数大约为14:1[2]。这个统计数据显示,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
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而事实上,心理学似乎更有必要去关注人性中的积极面,致力于去帮助普通人生活
得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因为尽管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内外在条件存在种种困难,
但绝大多数人都能过一种相对满意的、有尊严的生活,而正是这些普通人构成了社会的基础。
2 积极心理学的渊源与兴起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 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
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 [3]。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
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心
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
性的积极一面,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
面的重视。但正如Seligman 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
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
要使命”[4],所以在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努力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
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他们主要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在20 世纪末的10 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对于心理疾患的预防,例如预防就是1998 年旧金山美
国心理学协会年会的主要议题。在对于预防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
人类的力量: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希望、忠诚、坚忍等[5,6]。因此,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
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并探索如何增强年轻人人性中的力量和美德,帮助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这将是更有
理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基于上述的理论背景,并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1998) 提出要研究积
极的心理学,帮助人们过更快乐、更积极健康的生活。Seligman 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
在动物实验中,给狗重复施加无法躲避的电击,则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对于本可以避开的电
击也不再躲避。在人类中也会出现由于对于环境事件的“习得无助”而产生抑郁[7]。在其后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
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8]。在1998 年《APA Monitor online》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 指出
心理学有3 个使命:(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患;(2)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3)鉴别
和培养天才[9]。由于心理学界过去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所以现在有必要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而拓
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1999 年,Templetion 基金会决定设立
“Templetion 积极心理学奖”,奖金总额共计$200 000,第一名的奖金额达$100 000,以鼓励那些“最聪明
的年轻人”投入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10]。2000 年1 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
出了一期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刊;2001 年3 月的American Psychologist 又出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栏。
由此足见美国心理学界对积极心理学的重视与关注。
3 研究领域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心理过程
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向。
3.1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一个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L. Fredrick (1998)提
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 - and - build)理论[11],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
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 - 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
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
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8]。
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快乐(happiness)、爱,等等,
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当然,积极情绪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众多积极情绪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
一致性,例如Susan E. (2000)曾经对7 个被试的多种积极情绪进行了连续98 个晚上的持续追踪,结果发现
积极情绪间存在着一致的同步关系:体验到任何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都体验到其他的积极情绪[12]。但是,
为了研究的方便和主题的明确,许多研究仍然针对不同的单个方面,而其中被研究最多的积极情绪是主观
幸福感和快乐。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
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到1969 年时仅有20 多篇研究,但现在对于主
观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 年间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
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13]。
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 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14]。对于
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
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15]。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
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16]。跨文化研究
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
化影响的[17]。
同时,对于金钱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也有一些新的发现。过去的研究者曾以为“看重钱”
会降低主观幸福感。但现在有研究指出,钱与主观幸福感间负相关的关系并不是由于看重钱本身所引起的,
而是由于社会比较、寻求力量、炫耀以及克服自我怀疑等等的动机而导致的[18]。
快乐这种积极情绪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Lyubomirsky 比较了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并且这
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并未被意识到。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不敏感[19]。跨文化
的研究表明,在较为贫穷的国家,人们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有较大的相关;而在富裕的发达国家,个人
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相关甚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友谊和婚姻,对于快乐有
较大的影响。具有亲密朋友的人更快乐一些;而已婚、未婚和离婚者的快乐程度则依次递减。同时,越有
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人越容易快乐[20]。也有研究者 [21]从时代变迁(进化)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认为现
代社会中人际关系比前代淡漠,竞争加剧,而且,大众传媒的发展促使人们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相比较,
而这种比较会降低人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抑郁和不快。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D. M. Buss(2000) 提出
了提高人的快乐程度的建议: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发展亲密友谊;选择一个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人
格特性等方面都相似的配偶;适当设立一些期望值,它们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 [20]。
值得一提的是,2001 年4 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 位(Jonathan Haidt;
Laura A King;Mc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另外一项是关于青少年道德
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22]。Jonathan Haidt 研究了人们在做具有道德美的行为“提升(elevation)”时所体验
到的情绪,这种情绪会使人希望去帮助别人,为此他获得了金额为$100 000 的奖金;Laura A. King 则研究
了生活目标与快乐(happiness)和幸福(well-being)间的关系,她的研究表明朝自己的个人目标努力的人
比那些没有这么做的人更加快乐和健康;在关于生活目标和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King 要求人们设想他们
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并写下这些目标是什么,而让另一些人写下一件创伤事件或者一个中性的主题,结
果她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前者比后者变得对他们的生活更为满意,也更加乐观。另一位获奖者McCullough
的研究则关注于感激和宽恕,他的研究表明,那些经常体验到感激的人们更加快乐、富有同情心、注重精
神,也更少抑郁和焦虑。
3.2 积极的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 personality)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son
和Marie (1999 )[23]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
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 individualism);(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
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
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
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
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coping)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24]。
对压力的应对策略可简单划分为趋近策略(例如解决问题或者寻求社会支持)和回避策略(例如逃避或者
否认)两类,趋近策略比回避策略在应对压力中更为有效。有研究者利用“大五”人格来研究人格因素与
应对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尽责性、宜人性和开放性维度与趋近应对策略之间有显著的关系,而神经质的
维度与回避策略相联系,而神经质的反面,情绪的稳定性,则与趋近的应对策略有关[25]。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有时
会产生“乐观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要小[26],盲目乐观而不够现
实。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我们有比较好的主观感
受。如何在现实与乐观之间达到某种平衡?Sandra L. Schneider ( 2001 ) 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
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此原则上不会产生不现实的对于环境或事件的评价,能够作到乐观而
又不自欺[27]。这种对于“现实的乐观”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3.3 积极情绪与健康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积极的情绪状态(如乐观)可以增加人的
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事件时,自我报告通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
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28]。
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于患病者的心身状况改善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良好的情绪状态容易导
致积极的康复活动[26],Taylor 等人(1992)发现,对于感染AIDS 的人,那些对于自身的康复能力抱有不
切实际的乐观的人,在康复锻炼中表现更好。对AIDS 感染者的问卷调查和其后他们的病情发展情况表明,
那些接受死亡的现实的感染者(现实接受问卷得分高)要比得分低者早去世9 个月。消极的预期会使AIDS
症状更早出现[29]。
积极的情绪为什么会有助于预防疾病和患病者的康复呢?研究发现,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都与一种免疫
抗体分泌S-Ig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的水平变化有关,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相应地提高免疫系统
的活动,而消极情绪则相反[30]。实验研究证实了实验操纵的情绪状态对于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的影响[31]。
Labott 和她的同事让健康的女大学生被试分别观看滑稽和悲伤的录象片,观看滑稽片的S-IgA 水平升高,
表明免疫系统活动的增强;而观看悲伤影片的被试S-IgA 水平下降,表明免疫系统的活动受到了抑制。其
他研究者对于男性被试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32]。除了这种实验产生的即时情绪状态,研究者也考察了持
续的心境状态对于免疫系统的影响,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33]。
3.4 关于创造力与培养天才
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涉及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问题。
创造力研究的兴起可追溯到1950 年Guilford [34]的研究,Guilford 认为,发散思维和变换能力是创造性
思维的核心[35],这至今仍是许多创造力研究和测量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Guiford 之后,由于创造力的定义和研究的复杂性,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不大。从20 世纪90 年代开
始,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例如,Sternberg 和Lubert [36]
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6 种资源构成:智力过程、知识、智力风格、人
格、动机和环境线索,创造性是这6 种因素以各种方式聚合的结果。另外,对于创造力是先天形成的还是
后天培养的,这一实践性很强而且一直有争议的话题,Ericsson(1996)通过自己的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
点,认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37],更多地是培养出的而非生来的才能。关于天才的
研究则表明[38],天才儿童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而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
环境很有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
如果创造力和天才是后天培养的,那么又该如何培养创造力和天才呢?有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培
养方案[39,40],比如sternberg 等人依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创造性潜能的12 种策略,包括:鼓励假设
性的质问、允许含糊和不明确、容许犯错、鼓励他人对问题进行定义或重定义、对创造性的想法和产品进
行奖励等等[40]。
关于创造性的生理激活,前人曾做过创造性个体皮肤电、心率、EEG 波等方面的研究[41]。最近有人[42]
从脑机制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首次发现在完成发散思维任务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者)
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则只有单侧激活。由此看来,创造性是确有其特定的生理激活特点的。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吗?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