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 话题

2006诉讼法试题
查看(1206) 回复(0)
huitailang
  • 积分:451
  • 注册于:2010-08-02
发表于 2010-12-08 22:46
楼主
2006年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诉讼法专业试题:刑诉与民诉
一、分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强制执行程序主要是因当事人的申请而开始,其目的是实现当事人的债权,所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应当主要由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
2. 基于对审判具体情况的考虑,最高人民法院曾经作出对某些类型民事案件不得受理和暂时不得受理的规定。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最高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因此它对审判管辖作出上述限制是托当的。
3. 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管辖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
4. 在刑事诉讼中,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简述刑事诉讼中的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2. 简述刑事诉讼中的补充侦查
3. 简述刑事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特点
4. 简述两类财产保全制度的区别
5. 简述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
6. 简述我国证明责任分配制度
三、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
案例一:某市和平区北京路派出所,2001年2月1日晚接到被害人报案,称其在北京路上遭遇歹徒实施强奸。公安干警紧急出动,根据被害人指认,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当夜,派出所所长签发了拘留证,48小时后,侦查人员对刘某进行了询问。2月6日,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对刘某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在7日之内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认为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错误,于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并将刘某继续关押。
请指出本案诉讼程序中的错误之处。
案例二:谢某在苏州沧浪区居住,而将自己在平江去A街16号院内一间私房借给刘某居住。同院住户杨某与刘某协商从该房中接水管一根以便全员住户(共三家)用水。此建议得到谢某同意后便得到实施。1997年3月刘某搬出该房,谢某又将房借给周某居住,并委托周某代管该房。期间杨某等三户人家接出的水管冻裂漏水,致使17号院王某家墙壁倒塌。
问:本案王某应以谁为被告起诉?
本案管辖应该如何确定?

2006年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诉讼法专业试题:(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90分)
1. 法律程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 在对法律进行解释时,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 诉讼法上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与实体法上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有何差异?
4. 刑法中不利于性为人之法律推定与刑事程序中有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原则的区别是什么?
5. 简述民事行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的法律后果
6. 简述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及其区别
7. 简述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
8. 刑法中的减轻处罚与从轻处罚有何区别、减轻处罚有哪些规定情形?
9. 传统刑法教科书把“刑事责任年龄”定义为“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想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然后又把“刑事责任年龄”的外延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子项。这一理论具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如何在理论上消除“刑事责任年龄”定义和外延划分的矛盾?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论述中国当代的司法独立问题
2. 论述现代刑法学说中的预防论(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与报应论的各自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王某3月25日通过其代理人向李某发出一个书面要约,请求以300万元的价格购买李某位于甲市长河路34号的一幢两层楼房。3月29日,李某通过其代理人向王某发出一个书面的反要约,要约中声称李某愿意以450万元的价格将其同以楼房出卖给王某,并要求王某在4月3日之前作出答复。反要约文件中提供给王某予以承若得栏目,说明只要在此签名则视为承若。王某与4月2日在该承若栏目中签署,并向李某的代理人发出。李某的代理人与4月3日上午收到该承若时,告诉王某李某已经决定不再其楼房了。
问:李某通过其代理人向王某发出的反要约是否成立?分析其理由。
zz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500减去300等于多少?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