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 话题

考研热要持续多久
查看(1307) 回复(0)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2010-08-11
发表于 2011-04-01 23:00
楼主
3月29日,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公布,这意味着,各硕士生招生单位的复试、录取工作即将全面启动。

  据统计,2011年,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达151.2万人,比上年增加11.2万人;甘肃省硕士研究生实际报考人数为27476人,比2010年增加2509人,增幅为10.1%,创历史新高。

  参加考研的考生。(资料图片)

  考研,究竟有多热

  考研的火热程度,不仅体现在一组组数字上。从房屋租赁、考研培训、复习资料等相关产业的急速发展中,也能看出端倪。

  为了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打算考研的汪成涛租住在学校附近的家属楼里。

  每年的3月份,都是考研一族租房的高峰期,记者在省内某高校校园论坛“校园市场”板块看到,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有上百条大三学生求租住房的帖子。

  省内诸多高校的橱窗上、公告栏里、楼道墙面甚至是厕所里,各种门类的考研辅导班广告五花八门,“保过班”、“冲击班”、“名师班”比比皆是。

  汪成涛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考研辅导班,“感觉还不错,挺有用的,复习方向更加明确了。但不是所有人参加辅导班都能起作用,我一个同学参加了几万块钱的‘保过班’,最后考试结果却不太理想”。

  说起考研之路,被采访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一个词——“坚持”。汪成涛每天的生活就像火车时刻表一样精准而又单调。早晨8时起床开始学习,到中午12时许吃午饭休息一会儿,下午、晚上都是复习看书。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近半年。在省内某高校新闻系就读的梁辉回忆说:“时间真得太紧张了!同教室有一位男生,从来就没换过衣服,一件衣服从春穿到秋。他每天看书的时候都会很有节奏地弹自己的衣服,好像在给自己解闷。”

  备考的日子,是一场持久的煎熬。汪成涛说:“保研的同学已经开始着手做毕业论文了,有出国打算的同学已经拿到录用信了,准备上职场的同学听上去待遇也不错。考研,有时候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是实现梦想还是缓解就业压力

  面临巨大压力,却又无所畏惧,这就是考研大军的真实写照。选择考研的目的虽然各异,但就业压力是考研大军迅速膨胀的重要因素。

  “就业压力是我选择考研的重要因素。我认为现在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了一个必然趋势,有了研究生文凭,到时候工作待遇应该会好一点儿”梁辉说。参加考研的女生李静说:“女生就业时还是有性别劣势,很多单位要么招研究生,要么招男性本科生。所以,除了考研,我没有选择。”

  的确,记者在甘肃省某事业单位招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公告上看到,招聘条件为:必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我们班80%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先考研,考不上了再考虑工作”。汪成涛说道。

  他所学的化学专业是该所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就业情况相对明朗。汪成涛本有一次签约某著名制药公司的机会,最终他放弃了这个别人眼里的“香饽饽”,还是选择考研。“拿到研究生文凭,以后找工作选择的余地就会大一点儿,发展前景也更好。比如上次那个制药企业的工作,本科生去了之后发展不大,感觉就像个技术工人;要是研究生的话就能直接进实验室做研究了,发展潜力会比较大吧。”汪成涛说。

  研究生,依然需实践磨砺

  然而,研究生毕业的人回头看考研、读研路,却有另一番感触。马平去年研究生毕业,他曾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感觉很难平衡硕士学历和就业单位间的关系。小单位不想去,大单位拿不下活。”

  最终,马平去银川永宁县当了半年村官,之后参加公务员考试,目前在银川市永宁县委办公室就职。他说:“读研经历确实可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但是研究生就业的境地却很尴尬,这批人对于就业的要求和标准要高于本科生。而用人单位并非一味追求高学历的研究生,而更注重实践能力。研究生已经成为就业大军中的中间层。”

  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人士表示,研究生毕业后,有一批人依旧未选择就业,而是读博或者出国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人在观望就业市场,就业愿望已经没有本科生那么急迫。因此,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很可能低于本科生,但这并不意味研究生就业前景不如本科生。

  业内人士还表示:读研的确能够给学生带来较为优越的工作待遇,但应该注意,由于许多本科生努力考研,目前在就业环境中,研究生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另外,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只是一个标志,想要立足社会,确定自身的社会价值,实现个人梦想,研究生还需要通过实践的磨砺与考验。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