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点评2001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获选项目当之无愧
《科学时报》北京1月23日讯(记者徐彬)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点评今天公布的2001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时说,参与投票的566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独具慧眼,获选的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都与人类未来的经济、技术和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这些科技进展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获选项目当之无愧。
路甬祥也参与了此次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他说,在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评选中首先坚持了国际标准,对重大科学发现领域的评比要求是世界惟一的、领先的、原始性的创新与发现。
如获选的人类基因组“中国卷”项目,虽然我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时间最晚,但从使用的方法到完成的时间和质量都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赏。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就是世界首创性的,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路甬祥说,这两项科技进展将对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及农业革命带来深刻的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杨金龙和朱清时在国际上首次拍摄到了能够清楚分辨碳原子间单键和双键的分子图像,为对微观物质结构的观察打开了一个新的窗户,可能有比较重大的应用前景,会导致一些新的发现。
我国早期生命研究和新核素研究的成果也都是全新的突破,如“古虫动物门”的发现为全面、准确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属性和力度提供了可靠证据。路甬祥强调,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只有具备原始性创新才有重大的价值。
土地资源调查项目不仅仅是统计耕地面积,全国土地资源“家底”的摸清对城市发展、土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甚至国家主权等都将起到重要和长期的作用。
路甬祥介绍说,在此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中,院士们还很注重技术性的工作,如我国宝贵的生物资源的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不但能保存我国非常宝贵的种质资源,对以后农作物的推广改良和国际交换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对于高技术发展的评比,此次院士们特别注重项目的战略性和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如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不仅扬国威,而且将带动我国国防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升级,具有战略意义。另外,这艘飞船还携带了许多跨学科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如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学研究等,虽然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展在国际上已不是首次,但都是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再如超级服务器项目,到目前为止,“曙光3000”
超级服务器不仅在我国国产服务器中性能是最高的,而且性能价格比在世界上也高于同类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此次获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还有一个农业项目,即我国创世界棉花单产“三连冠”。路甬祥说,它把多种技术创新集成起来,实现了棉花种植技术的重大突破。该项目不仅是对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还树立了一个典范,表明高技术可以是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也可以是多种技术的创新集成。
在点评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时,路甬祥说,从获选项目的内容来看,院士们的关注面涵盖了科学家们持之以恒探索的几个重大科学问题,即生命的起源与发展、物质的本质和相互作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还有就是信息的交互。
美研制出单分子晶体管、首台可自动运行的DNA计算机问世、德研制出单电子纳米开关都是信息技术前沿性的突破,虽然这些技术可能距实用化还需时日,但它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可能为信息科技带来重大的进展。
在生命科学方面,获选的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世界首只转基因灵长类动物诞生和新型艾滋病疫苗动物试验取得成效都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国际上对能源问题一直非常关心,院士们特别推选了一个激光核聚变的研究项目,虽然预计其离商业应用还有40~50年,但一经突破,将为人类提供完全干净的、安全的、取之不尽的新能源。
路甬祥对今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第一次有了中国科学家的参与感到欣慰。他说,不仅有两个项目有中国科学家的参与,而且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项目是我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上做出的实质性的贡献。路甬祥相信,在今后世界科技进展中,中国科学家的参与人数和贡献将逐年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