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有"心理学系"的大学和各自优势?
查看(1006) 回复(0)
smallbs
  • 积分:157
  • 注册于:2010-08-11
发表于 2010-10-18 21:36
楼主
目前国内有"心理学系"的大学,主要包括
  北京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浙江大学、
  吉林大学、
  山西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暨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烟台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招本科生专业为应用心理学、硕士生专业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硕士,专业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广西师范大学(本科生、硕士生)。
  此外
  河南大学、
  厦门大学、
  苏州大学、
  广州大学等都有心理学专业招硕士研究生。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点。如,
  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呵呵,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
  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同样,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也在于此。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也不错。
  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两个博士点,此外还有基础心理学、教育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硕士点。这里基础心理学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包括运动心理学,和 CIS等方面。西师心理系是以认知为主导专业方向的。科研及研究生培养以黄希庭和张庆林为首,黄希庭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常务理事之一,张庆林为现任系主任。黄希庭所带的研究方向是人格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张庆林带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生,以学习心理为主,亦是以认知心理学为主导的。
  不用多说了,还是看看他们的招生简章吧,几年没有接触,没有想到他们招的研究生专业也很五花八门
  华东师范大学的强项同样在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但是,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不错。
  中山大学的强项主要来源于杨中芳这位著名心理学家的个人魅力,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中山大学已经开始建立了一个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学生层次|(博士还没有开始招生)。
  上海师范大学的主要知名的地方也许就在于他们对于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
  山西大学主要是在教育管理方面,原来韩向明教授带教育心理学,
  不过现在他退休了.他的研究生接班.心理测量也还可以.虽然不像北师大,但现在也在逐渐发展.
  苏州大学那里有一个硕士点,本科没有!
  好像苏州大学有一位先生在研究催眠.
  四川大学今年也开始招心理的研究生拉,偏重的是精神分析,霍大同在那里主持大局,也蛮有号召力的。
  复旦大学今年也开使招心理学研究生了
  另外还有相关的医学学院的医学心理学专业以及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学所的社会心理学。
  清华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室、南开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中心。
  报考方法可以参考这些学校的相关主页

北大心理系
1、认知心理学(王苏教授)
2、实验心理学(朱滢教授)
3、认知神经心理(沈政教授、周晓林教授和刚刚从加拿大归国的李量教授)
4、人力资源(王垒教授)
5、临床心理(钱铭怡教授)
6、人格心理(王登峰教授)
都很好
北师大心理系
1、心理测量(张厚粲教授)
2、学校咨询心理
3、教育与发展心理
4、心理统计
较好
浙江大学心理系(包括原来的杭州大学心理系)的工程心理学较强。
华东师大的教育心理、心理测量、学校咨询(偏向认知学派的咨询)较好。
还有湖南医科大学的医学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因龚耀教授的主持和培养,已经非常强。
上海医科大学的医学心理学也可以(徐均冕教授)
苏州大学的医学心理(吴彩云和吴爱勤教授,原来的苏州医学院附一院精神科)和测量心理学(张天化和王文英教授的“808神经测量”较有名气,原来的苏州大学人士测评中心)。
另外还有中科院心理所的工业心理(车宏生教授、时勘教授)、认知心理(傅晓兰教授)、心理测量(张建新教授)等都不错。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目前中国有10元纸币吗?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考研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