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发挥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效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编者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守正与创新——访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
肖伟光
内容提要:高校思政课怎样才能吸引大学生、赢得大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给出的回答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守正是指牢牢守住价值引领的初心,创新是指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变革、推陈出新。如果没有守正,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弱化引导功能。思政课教学只有将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发挥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受重视程度之深、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教学质量和效果明显改善,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大学生不愿意上课、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开设的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赢得大学生的喜爱。记者采访时看到,能容纳20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就连走道也挤满了人,甚至还有从其他高校慕名而来的听课者。为什么一门思政选修课如此受大学生欢迎?领衔开设这一课程的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岭峻院长对记者说,《深度中国》广受欢迎,是因为它聚焦当代中国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以广阔的视野、精深的剖析、丰富的教学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度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认识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做到了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坚守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追求
记者: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学守正的关键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守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追求。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更好做到这一点?
黄岭峻:好的思政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深度中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实现了“盐”与“汤”的科学配比,在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牢牢守住价值引领的初衷。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发展。《深度中国》的守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定位的思政性。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深度中国》在开设之初就明确定位为思政选修课。其目的是对既有思政公共课起到有效补充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衔接,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认同中国、振兴中国。
二是价值引领的思政性。《深度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故事讲道理,通过道理讲价值,通过价值讲认同。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搬进课堂,聚合基层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的力量,为大学生铺就一条从大学校园通向乡村田野的道路。
三是教学内容的思政性。《深度中国》每一讲主题的选择,都既关注大学生的兴趣,又强调与思政课教学的定位相符。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热点问题,如科技创新、精准扶贫、农民工流动等。
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流程再造
记者: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深度中国》一开始就被作为“品牌”来策划运营,有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的流程再造。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黄岭峻:在开始构想这门选修课时,我们就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首先着手做了两方面的调研:一是对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调研,努力搞清楚学生在想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能做什么;二是对其他高校的公共选修课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其是如何开设的、有哪些创新之处、效果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路与定位,那就是“瞄准需求侧、改革供给侧”,做好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在课程名称上,我们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时事热点很感兴趣,但苦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为了让大学生“深度地了解中国,了解深度的中国”,最终取名《深度中国》。“深度地了解中国”是给大学生提供分析工具,让其思考更有深度;“了解深度的中国”是给大学生提供经验感知,让其阅历更为丰富。
在课程形式上,我们认识到,时事热点变动不居,《深度中国》课程内容必须跟上形势变化节奏,专题式教学就成为课程形式的最佳选项。为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一方面采取主持人方式,帮助引入和总结话题;另一方面采取一人主讲、两人对辩、三人对谈等方式来展开话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在课程团队上,我们发现,很多时事热点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如何更好把握这些时事热点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注重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这一做法主要体现在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环节。集体备课帮助主讲教师明确思路、收集案例、改进教学方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集体听课既是一种力量上的襄赞,也是一种应急机制。大学生所提问题有时会超出主讲教师的知识范畴,集体听课可以让台下教师及时补台,提高大学生提问的获得感。
我们还建立了微信群,将互动从课堂内扩展至课堂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既和大学生“面对面”,又和大学生“键对键”。开设以“深度中国”为标识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回应大学生诉求,推出课程视频。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工作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在实践探索、课程教学中不断听取师生等多方意见,不断改进的结果。
遵循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规律
记者: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如何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进行守正与创新?
黄岭峻:《深度中国》的教学,一直遵循“先把大道理分解成小道理,再将小道理升华为大道理”的基本逻辑。具体来说,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其困惑和需求,并据此将教材中的大道理分解成小道理进行讲授;在围绕小道理展开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再在讲授过程中将小道理升华为与教材一致的大道理。
在教学方法方面,《深度中国》努力做到“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将有意义的事讲成有意思的事”。一方面,要善于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生动的实践相结合,将政治理论所涉及的宏观结构性命题具象为大学生可感可知的事件与场景。例如,“精准扶贫”一讲,邀请华中科技大学赴扶贫一线的校领导、教师、大学生授课。他们来自实践一线的讲授一下子就拉近了大学生与国家政策之间的距离,使大学生在课堂上既能感受到“对口帮扶”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又能真切了解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还能引发大学生对于个人担当、高校责任、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的“说教感”,将“思政味”蕴藏在大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中,实现入耳入心。《深度中国》课程汇聚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名嘴、首届课堂教学卓越奖获得者、网红教师等在内的10多位优秀教师,而且其学科背景并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专业的教师也被吸纳进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有了好“厨师”,就能烹饪出味道鲜美的思政课大餐。
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相长
记者:看来,深度互动是《深度中国》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古语说,教学相长。开出一门广受欢迎的课程,大学生有获得感,教师也会受到鼓舞并从中受益,而且师生之间彼此激发,也能形成良好教学生态。
黄岭峻:育人也是自育的过程。只有苦练内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只有感同身受才能感动他人。对教师来说,《深度中国》的教学进程是一个不断积累、反思和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共同构建起一个良性互动、共同成长的学习空间。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交流发现,大学生非常关注国家的发展以及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面对时事热点问题,大学生有关注、有思考、有抱负,这又进一步促使教师去关注和思考,不仅针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而且会更深入地思考思政课教师的责任。
事实一再说明,做好价值引领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对大学生起到示范引导作用。比如,我们既树立良好的教学态度,团队成员坚持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及时回答大学生的提问,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上课时即使没有教学任务,许多教师也会到场,同大学生一起听课学习、见贤思齐。
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李明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各有关方面同向同行、合力推动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把理论供给与个人需求、知识传授与情感共鸣、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理论供给与个人需求相结合。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呈现向好态势,课堂上学生低头率逐渐下降、抬头率不断提升。但应注意,思政课教学追求的不仅仅是抬头率,还要提高点头率、回头率,增强学生获得感,进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就要围绕学生、服务学生,聚焦其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大学生有什么思想困惑就靶向讲解,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理论供给与个人需求合拍对路。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核心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滴灌”,讲道理讲情理、讲现实讲事实,字字讲到最“渴”处、句句暖到心坎上,引导大学生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知识传授与情感共鸣相结合。思政课教学不应是教师自拉自唱、自说自话,而应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双边对话”,你来我往、思想碰撞,“言之凿凿、心有戚戚”。这就需要教师放下身段,与大学生平等交流,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问题式等教学方式,让大学生既当“听众”又当“主角”,在平等沟通、自由讨论、互动交流中推动教学内容入脑入心。传授不等于接受,听见不等于听懂。只有认同才能共鸣,只有走心才能动容。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一个教学相长、双向发力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大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师生对话,才能实现教师“务实教”和大学生“有效学”的协调统一,以教学相长来保障思政课教学效果,以情感共鸣来推动思政课健康发展。
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今时代,互联网突破了课堂、学校和知识的传统边界,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赢得互联网,才能赢得青年;只有过好网络关,才能过好时代关。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要树立“思政课+”和“互联网+”的教学理念,既重视发挥传统思政课教学优势,又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快捷、海量、互动的优势和特点,把“面对面”与“键对键”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正效应。积极探索适应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教学新模式,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回应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使思政课教学更有情怀、更有温度。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增强获得感的重要手段,它追求的并不是两者简单相加的“加法效应”,而是深度融合的“乘法效应”,目的是在“老法宝”的基础上,为思政课教学添加“一键启动”,做到网上网下、课内课外互联互通,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真理往往是理论彻底性与社会现象内在本质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教科书。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解答思想疑惑、拉直心中问号、祛除心头迷雾,又要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让思政课教学深入到工厂车间、社区军营、田间地头、弄堂小院,让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生动、最火热的地方认识国情、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从大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挖掘其喜爱的教育元素,提供更多观察与体悟的机会,就可以不断提升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真正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提高教学实效须坚持“内容为王”
陈金龙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动脑筋、大胆探索,想了不少办法、出了不少实招,努力活跃教学氛围,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但也要看到,一些教师对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关注较多,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拓展关注不够。有的课堂看起来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却往往“雨过地皮湿”,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固然重要,但“内容为王”的教学定律仍是改革创新之本。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基础在教学内容,关键在以理服人。思政课教师应在增强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上下功夫,否则就容易变成舍本逐末。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的彻底性来源于对自然、社会、人自身本质的揭示和把握。彻底的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既能解释历史与现实,又能指导实践。对于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理论意义是什么,基本方法的技术要领、运用技巧是什么,价值取向的实践指向、实践要求是什么,思政课教师都应向大学生讲清楚,让他们弄明白。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才能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才能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价值取向本身是彻底的,以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讲得不够彻底,导致大学生抓不住思想要义。彻底的理论是可验证的。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价值取向解释历史、分析现实、指导实践,通过实际运用引导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
思政课教学要做到以理服人,还必须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大学生们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想困惑是什么、理论期待是什么?这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摸准的问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理论关切要么是重大现实问题,要么是思想中存在的困惑,二者往往交叉重叠。思政课教学要主动回应大学生的理论关切,培养其理论兴趣,提升其理论思维能力。比如,怎样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如何实现?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全面领导如何实现?改革开放的中国智慧是什么,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什么?等等。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理论关切所在。只有将这些问题讲清楚,才能吸引大学生、打动大学生,提升思政课的抬头率、点头率、回头率。
掌握好科学理论、搞清楚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就要注重加强和改进表达方式。课堂语言过于学术化,学究气太浓,不利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用大学生习惯的语言、接地气的话语来阐述,用大学生习惯的方式来表达,让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能接受,理论才能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呈现理论、诠释理论,讲得亲切有味。为此,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研究把握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出思想、讲新话,努力形成自己的话语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参与讨论,给大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有表达、有讨论甚至有辩论,就能更好激发大学生深入思考理论问题。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课程名称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比,多了“理论”二字。教师要突出思政课的理论色彩,引导大学生站在理论高度思考问题,提升理论素养,为大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进而达至科学的高峰打基础、作铺垫。(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