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根据学校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工作部署,制订本学院具体工作方案并通知如下。
一、学院概况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始于1952年南京工学院时期的马列教研室,2011年6月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学院已形成“四位一体”平台优势,拥有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基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基地等高端平台。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江苏省社科英才等各类省级人才20余人次。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7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项,出版专著、教材、编著近40部,CSSCI高水平论文270篇左右;相关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
学院学科体系完整,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学院在全面加强二级学科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建设,全面打造一流特色学科。
二、申请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且满足以下条件:
1.在本科学校可取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2.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有违学术道德等行为
4.身心健康
5.英语水平良好
三、申请者报名
1.系统报名要求
(1)登录东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gsas.seu.edu.cn,以下简称“系统”),选择“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项目。
(2)报名时间:2025年7月1日中午12:00 — 8月10日中午12:00
(3)申请者只能申请一个志愿,请务必慎重选择,如实填写各项信息,信息填写完毕后认真核对,提交后将无法再做更改。
2.提交材料要求
申请者在系统中报名时,须线上提交以下材料,且须保证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申请资格。
材料清单
|
要求
|
1.东南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申请表
|
1.系统生成表格,下载打印后交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签章,同时本人手写签名,再电子版上传;
2.如已有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盖章的成绩排名证明,申请表中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签章可免,须将成绩排名证明一并上传。
|
2.有效身份证明
|
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反面
|
3.在学证明
|
完整注册的学生证或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籍信息在线验证报告》
|
4.现有本科阶段成绩单
|
学校教务部门或学院盖章
|
5.外语成绩证明
|
CET-4、CET-6、TOEFL、IELTS等证书或成绩单
|
6.学术成果证明
|
论文、专利、学科竞赛证书等
|
7.奖励情况证明
|
校级以上(含)荣誉奖励证书
|
8.实践经历证明
|
科研训练、实习实践、社会工作等相关证明
|
上传材料请端正扫描,并去掉各种背景颜色
四、审核与确认
1.学院审核
报名结束后,学院将从已提交报名信息的申请者中择优筛选,届时将通过学院官网( https://marxism.seu.edu.cn/)公布入选名单。请申请者及时关注学院官网发布的入选名单,以免错失机会。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2.入选者确认
公布入选名单两天内,学院将通过系统发布具体工作安排,入选者须及时在系统中回复“确认参加”或“确认不参加”,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复者,将视为自动放弃。请入选者及时关注系统中的夏令营工作安排,以免错失机会。
五、其他说明
1.本校应届本科生申请者也须报名参加夏令营。
2.本校应届本科生拟报名工程硕博士专项、集成电路专项班、国优计划、支教团计划、辅导员计划等推免专项的,须报名参加夏令营(拟跨学院读研的,须报名拟读研学院的夏令营)。
3.如遇政策调整,以相关政策规定为准。
六、咨询方式
联系人:周老师
咨询电话:025-52090938
咨询邮箱:zhouli19_80@163.com
注:6月30日---8月19日为暑假时间,可邮件咨询。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考研信息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